新雅国际联合十余高校发布就业育人项目成果汇编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深化产教融合”确立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着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而构建科学适配产业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具备实操性的教育评价机制,是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的关键环节,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底层支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篇即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4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强调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2024年,重庆新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依托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第三期),与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新疆、湖北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西南大学、红河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系统集成实践经验、促进评价体系创新互鉴,特编撰此《教育教学评价汇编》。各合作院校系统梳理并提供了其在工作中探索与实践形成的宝贵考核评价体系材料。这些来自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构成本汇编坚实的核心内容基础。

本汇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内容范围来看。聚焦职业教育评价的关键领域,紧扣“双师型”教师发展、校企合作效能、课程质量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剖析。通过系统整合政策导向与实践需求,构建覆盖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产教融合等多维度的评价框架,既体现国家职教改革精神,又精准对接行业人才标准,实现理论高度与实操落地的统一。

第二,从写作特点来看。采用高度结构化的表达范式,以“实施背景—指导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实施—条件保障—成果成效”为统一逻辑链条,确保各案例论证清晰、层次分明。评价指标设计突出可量化、可操作性,辅以详实的评价工具(如考核表、数据平台、评分量规)及可视化成果(图表、案例流程),语言严谨客观,避免主观臆断,提升体系的科学性与推广价值。

第三,从价值取向来看。以“产教融合、供需对接”为评价体系构建的核心理念,强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评价机制中深度融合企业角色,将行业标准、岗位需求、技术动态内化为评价要素,通过企业导师参与、实习反馈、资源共建等路径,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动态适配。

本汇编凝聚了众多合作院校的集体智慧,也承载着我们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的共同愿景。未来,我司将持续深化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紧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核心,积极探索将产业前沿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深度融入教学评价标准。我们期待本汇编能成为连接广大教育工作者与产业同仁的桥梁,共同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谨向提供专业支持的院校致以诚挚谢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重庆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红河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疆理工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附件:教育教学评价汇编-重庆新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实践成果.pdf

 

重庆新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2025年6月

 

文字 | 吕长玲

排版 | 吕长玲

审核 | 陈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