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港口 “拥堵潮”:托运人如何应对这场运输危机?

        北美港口 “大堵塞”:危机全面爆发:近日,DHL 公布的港口更新报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揭示了北美港口令人震惊的拥堵现状。

         受恶劣天气和铁路问题双重夹击,北美多个集装箱港口陷入 “瘫痪”。温哥华港作为北美东海岸及加拿大最大的集装箱港口,部分集装箱滞留时间竟高达 30 天。哈利法克斯港因北大西洋恶劣天气,船舶延误严重,铁路运输滞留平均达 18 天,港口拥堵不堪。圣约翰港受龙门起重机问题和 IT 系统故障影响,蒙特利尔港虽有改善但仍受铁路车辆供应不稳定困扰,美国东海岸的多个港口如萨凡纳港、诺福克港等集装箱滞留时间均超 5 天,这场危机已全面蔓延。        

       西海岸 “告急”:延误持续升级: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港和鲁珀特王子港,铁路问题成为 “罪魁祸首”,船舶卸货延误超 5 天,出口集装箱滞留 20 - 30 天。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 - 长滩港、西雅图 - 塔科马港和奥克兰港也未能幸免,船舶卸货延误 2 - 5 天。墨西哥的拉扎罗・卡德纳斯港和曼萨尼约港因道路问题严重延误,托运人的运输计划被彻底打乱。

       全球港口 “连锁反应”:拥堵无处不在:欧洲的法国和西班牙因劳工和铁路罢工,物流中断;英国及周边地区港口拥堵,船期调整。南非的开普敦和肯尼亚的蒙巴萨因风力和设备短缺问题,延误严重。中国上海和宁波有轻微天气相关延误,影响较小。东南亚地区,雅加达顺畅但新加坡堆场拥堵。大洋洲地区设备短缺,尤其是 20 英尺集装箱,托运人面临重重困难。

       应对之策与呼吁:携手共渡难关:全球港口的拥堵潮给货代、报关、外贸、生产企业带来巨大挑战。托运人必须密切关注各港口动态,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合理安排运输计划。货代企业要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报关企业需确保手续高效办理,外贸和生产企业要做好货物储备和交付调整。